> 文章列表 > “庭树颤西风”的出处是哪里

“庭树颤西风”的出处是哪里

“庭树颤西风”的出处是哪里

“庭树颤西风”出自明代李祯的《宿端璧寺》。

“庭树颤西风”全诗

《宿端璧寺》

明代 李祯

遗构象王宫,荒凉小邑东。

一灯秋殿闭,孤榻夜窗空。

饥啮床头鼠,愁吟砌下蛩。

萧萧黄叶坠,庭树颤西风。

《宿端璧寺》李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宿端璧寺》是明代诗人李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遗构象王宫,荒凉小邑东。

一灯秋殿闭,孤榻夜窗空。

饥啮床头鼠,愁吟砌下蛩。

萧萧黄叶坠,庭树颤西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个废弃的寺庙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废墟中的景物,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寂寞孤独的感受。

首句\"遗构象王宫,荒凉小邑东\"意味着这座寺庙曾经宏伟壮丽,仿佛一座王宫,如今却只是一个荒凉的小村庄的东部。这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兴衰的变迁。

第二句\"一灯秋殿闭,孤榻夜窗空\"描绘了一个寂寞的景象。灯火孤单地照亮秋天的殿宇,孤榻上只剩下空虚的窗户。这种荒凉和孤独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整首诗的忧伤情调。

接下来的两句\"饥啮床头鼠,愁吟砌下蛩\"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在贫困的环境中,饥饿的老鼠在床头啮咬,庭院的砖缝下传来蛩蛩的悲鸣声。这些细节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展示了寺庙的荒废和诗人内心的忧愁。

最后一句\"萧萧黄叶坠,庭树颤西风\"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在风中飘落,庭院的树木因为西风的吹拂而颤抖。这些景色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忧伤和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废弃的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和寂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兴衰的思考。诗中的细腻描写和凄凉情调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人事易逝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