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节知无愧范濠”的出处是哪里
“名节知无愧范濠”出自宋代程公许的《墨妙堂》。
“名节知无愧范濠”全诗
《墨妙堂》
宋代 程公许
断石残碑聚一堂,螭蟠凤舞费平章。
颜苏喜得初平侣,名节知无愧范濠。
《墨妙堂》程公许 翻译、赏析和诗意
《墨妙堂》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场景,展示了墨妙堂的壮丽景象和其中的文人雅士。
诗词的中文译文:
断石残碑聚一堂,
螭蟠凤舞费平章。
颜苏喜得初平侣,
名节知无愧范濠。
诗意和赏析:
《墨妙堂》以具象的描写方式展现了一个盛会的场景。诗中的\"断石残碑\"指的是散落的石碑,而\"一堂\"则是指聚集在一起的文人。这里的\"墨妙堂\"是一个文人雅士们聚会交流的地方。
\"螭蟠凤舞费平章\"描绘了墨妙堂中的景象。\"螭蟠\"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权势和尊贵,而\"凤舞\"则是指凤凰的舞蹈,象征着美好和祥和。这里的\"费平章\"指的是主持聚会的官员,暗示了墨妙堂的盛况和高雅氛围。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两位来宾,\"颜苏\"和\"初平侣\"。\"颜苏\"指颜真卿和苏轼,两位著名的文人。他们在这场盛会中的到来使得墨妙堂的气氛更加热烈,也增添了文人雅士们的兴致。
最后两句\"名节知无愧范濠\"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佩和赞美。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以廉洁自持、廉政公正而著称,被程公许视为楷模。这里的\"名节\"指的是范仲淹的声望和高尚品德,\"知无愧\"表示作者认为范仲淹无愧于这样的名节。
整首诗通过描绘墨妙堂的盛况和其中的文人雅士,表达了作者对高雅文化和廉洁品德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追求。同时,诗中通过具象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空间,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和抽象。